9月23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长海县和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7首届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历时四天在獐子岛圆满落下帷幕。
在比赛中,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16支代表队轮番上场,在水下机器人目标识别、定点抓取和自主抓取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克服了大风洋流带来的困难,实现了大赛的预期目标。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代表队获得目标识别-离线组一等奖,海洋大学代表队获得目标识别-在线组一等奖,上海航士海洋装备公司代表队获得定点抓取组一等奖,哈尔滨工程大学代表队获得自主抓取组开拓奖。据统计,本次大赛参赛队伍抓取海参19枚、海胆28枚、扇贝87枚,共134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闭幕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代表队代表本届大赛参赛队伍宣读“水下机器人大赛”獐子岛宣言。首届大赛全体参赛队认为獐子岛为本次大赛提供了上个理想的真实近海环境下的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比赛场地与测评环境,建议将獐子岛作为“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的长期稳定会址,希望大赛能持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长期支持,共同推动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据来自日本的德岛大学代表队队长石文介绍,相比其他代表队,他们的机器人身体很小,但是性能,得益于的硬件功效,可以用更低功耗、更小硬件面积,实现庞大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在识别精度的前提下,高速识别目标。“德岛大学周围就有海,我们做过很多测试,在大连也测试过,所以能很快适应獐子岛的海域。”
大连理工大学代表队在研究和分析了獐子岛附近海域水下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水下探测、水下作业、水产养殖作业等需求的机器人设备,可适用于高度危险环境下以及水下长时间作业等多种任务需求。比赛中,该机器人的表现引起了专家、评审以及其他观看者的阵阵欢呼和掌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李建军副主任表示,本次大赛的举办,体现了基金委对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资助方向和战略部署,这也是基金委信息科学部重要的优先资助领域。通过此次大赛,对水下敏捷机器人操作进行了展示和演练,积累了经验,交流了成果,这将促进我国水下敏捷机器人研究的快速推进。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往往源于迫切的产业需求。目前,我国鲍鱼、海参、扇贝、海螺、海胆等底播增殖型海洋牧场的采捕生产,依靠的是人工潜水和传统工具,存在着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生产效率低、采捕成本高等突出问题,给海洋牧场的工业化造成障碍。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有望逐步改变目前的落后现状,同时将有效保护海底生态环境,惠及生态监控、海底环境调查、海底资源评估等领域,将提升獐子岛海洋牧场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
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